觀音靈簽 第16簽 中籤 明神宗要還活海瑞

觀音靈簽 第16簽 中籤 明神宗要還活海瑞

詩曰一

攢眉思慮暫時開
咫尺雲開見日來
宛似汙泥中片玉
良工一舉出塵埃


詩曰二

愁眉思慮暫時開
啟出雲霄喜自來
宛如糞土中藏玉
良工薦舉出塵埃


詩意

此卦陰陽和合之象。凡所謀皆吉也。

解曰

得處無失。損中有益。小人逢凶。君子順吉。

聖意

家宅 不利(漸安)
自身 秋冬吉。
求財 成。
交易 成。
婚姻 成。
六甲 虛驚(有寶)。
行人 至。
田蠶 祈福。
六畜 平。
尋人 見。
公訟 不利。
移徙 守舊。
失物 阻。
疾病 作福。
山墳 安。

故事

1.葉夢熊朝帝
明朝。嘉靖年進士。萬曆年間。
葉上朝晉見神宗皇帝。求領兵討伐邊寇。

2.明神宗要還活海瑞

【摘要】明神宗於萬曆12年冬再次起用海瑞時,海瑞已經罷官退休一段時間。重新復出的海瑞已經70歲(死時73歲)。海瑞是連張居正都不喜歡的清官,所以算是『超清官』。等張居正死,仍起用海瑞,還不准他退休,當然是希望讓海瑞給官員警惕。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海南瓊山(今海口)人,字汝賢,自號剛峰。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後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竣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濟,革職閒居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據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的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製作他的遺像,供在家裏。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後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範、正義的象徵。

 明神宗萬曆初年,張居正主持國政,也不喜歡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審察,海瑞殺雞為黍相招待,房屋居舍冷清簡陋,御史歎息而去。張居正懼怕海瑞嚴峻剛直,中外官員多次推薦,最終也不任用。萬曆十二年冬天,張居正已死,吏部擬用為左通政,皇帝向來器重海瑞名,給他以前職。明年正月,召為南京右金都御史,在道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年已七十二歲了。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屍諫的意思,大略說:“陛下勵精圖治,而治平教化不至的原因,在於對貪官污吏刑罰太輕。諸臣都不能說到其原因,反而借待士有禮的說法,大家交口而文其非。待士有禮,而平民百姓則有什麼罪呢?”因而舉明太祖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現在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污。其他謀劃時政,言語極為切實。只有勸皇帝用暴虐刑法,當時評議認為是錯誤的。御史梅鵑柞彈劾海瑞。皇帝雖然認為海瑞言論有過失,然而清楚海瑞的忠誠,為此免去梅鵑柞俸祿。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於是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向來苟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的御史偶爾陳列戲樂,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再次上疏誹謗誣衊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留不允許。萬曆十五年,死于任上。
 海瑞沒有兒子。去世時,金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顧海瑞,只見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來,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海瑞一生的治學,以剛為主,因而自號剛峰,天下稱為剛峰先生。曾經說:“要想天下清明安定,一定要實行井田,不得已而為限田,又不得已而實行均稅,尚可存古人的遺意。”因此自從做縣官直至巡撫,所到之處力行清丈,頒行一條鞭法。意圖主張在於有利於老百姓,而行事不能沒有偏差。

 

  明神宗後來常抱怨,難道世上已經沒有像海瑞一般的清官了嗎?這就是『明神宗要活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