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靈簽 第18簽 上籤 鬼谷子演課

觀音靈簽 第18簽 上籤 鬼谷子演課

詩曰一

金烏西墜兔東臨
日夜循環亘古今
僧道得之無不利
工商農士各開心


詩曰二

金烏西墜兔東昇
日夜循環至古今
僧道得知無不利
士農工商各從心


金烏指太陽。玉兔指月亮。

詩意

此卦陰陽消長之象。凡事遂意之兆也。

解曰

心中無事。所作有功。如弓上箭。一發當空。

聖意

家宅 安。
自身 吉。
求財 順。
交易 成。
婚姻 合。
六甲 男。
行人 至。
田蠶 早種。
六畜 欠利。
尋人 至。
公訟 有理。
移徙 吉。
失物 遲見。
疾病 拜送(兔年或屬兔凶)。
山墳 大吉。

故事

1.曹國舅為仙
八仙之一。宋朝曹太后之弟。後散盡家財。
周濟窮人。入終南山修道。
遇鍾離權及呂洞賓。引入仙班。
手持玉簫為其標誌。

2.鬼谷子演課

這是說鬼谷子精通占卜,實際上並無特定故事,故採常見故事說明如下: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學與占卜之術,常入雲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門下收有孫臏與龐涓二名弟子,因一山難容二虎,孫臏與龐涓自相殘殺,人性大悲劇,後來又收蘇秦與張儀兩個學生,授以合縱連橫之術,蘇秦合縱以燕為主,張儀連橫以魏為主,一縱一橫展現情如兄弟的千古兵家大勝手,為鬼谷子其最傑出的弟子。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不傳,因其受過臏刑(剔去膝蓋骨),故名孫臏。是孫武的後人,生於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著有《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兵書之一,也是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同拜鬼谷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再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求取富貴。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也捨不得離開老師,就表示先不出山。

龐涓聽聞魏國招賢,鬼谷子知其意,令其摘山花一枝,為他卜算前程,當時當正逢炎炎的六月天,百花開過,沒有山花.龐涓左尋右找多時,只覓得草花一株,將它連根拔起,想道:「此花質弱身微,不為大器」,於是就將它棄擲於地,再找了一陣,也不見他花,只好將先前丟棄在地的草花撿起,藏在袖裡,回復鬼谷子說山中無花。

鬼谷子問:「既沒有說明你袖中是為何物?」龐涓只好取出呈上,其花離土,又經日照,已半枯萎。鬼谷子說:「你可知此花之名否?乃馬兜鈴也.一開十二朵,為你榮盛之年數。採於鬼谷,見日而萎;鬼傍著萎,你此去之出身,必於魏國」,「但你不合見欺,他日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不可不戒!吾有八字,汝當記取:「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龐涓臨行前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若說話不算話將死於萬箭之下!不枉來一回人世。孫臏說:多謝厚情,何必立重誓?兩人緊握雙手灑淚而別。

龐涓到了魏國,經人推薦入朝晉見魏惠王時,剛好遇到庖廚奉獻蒸羊於魏惠王正舉筷欲食,龐涓竊喜曰:「吾師言遇羊而榮,果然靈驗」,與魏惠王一番應對,魏王問他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見識。龐涓傾盡胸中所有,滔滔不絕地講了很長時間,並保證說:若用我為大將,則六國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隨心所欲統兵橫行天下,戰必勝,攻必克,魏王於是任命龐涓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

龐涓確有本領,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打得落荒而逃,因連連得勝,使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領兵打敗了當時很是強大的齊國軍隊,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聲威與地位,魏國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龐涓自己,也認為取得了蓋世大功,不時向人誇耀,大有普天之下、捨我其誰的氣勢了。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扎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憨厚正派,有一天鬼谷子以房屋內有老鼠,吵得他難以入睡為由,要求學生們輪流到他的房中值夜趕老鼠。當天就由孫臏來為先生值夜,鬼谷子自枕中取出秘不傳人的兵書一卷,對他說:此乃你祖父當年親自謄抄給我的〈孫武子兵法十三篇〉,詳載行兵佈陣的秘訣,要他帶回臥房細細地研讀、領會,三天後先生要回該書,並逐篇盤問,孫臏對答如流,鬼谷子高興的說:你祖父沒死啊。

孫臏問先生,此書為何沒有一併傳給龐涓及其他師兄弟,單傳給我?鬼谷子說:此書是你祖父的遺物,善用者能為天下利,不善用者將為天下害,龐涓心術不正,怎能傳授給他,此刻的孫臏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

後來有一天,墨子雲遊名山,路過鬼谷,入內探訪老友,見到孫臏就問他說,你學業已成,為何不下山求取功名富貴?孫臏答:龐涓下山投奔魏國時與我有約定,得意之日必當引薦我,我還在等候他的消息。墨子說,他現在魏國擔任大將,我為你去一趟魏國,探探他的意思。

墨子前去魏國見了龐涓,龐涓自恃才能大言不慚,墨子見他毫無舉薦之意,就直接去見魏惠王。魏惠王久慕墨子大名,連忙下階而迎,問了他兵法,並請他留下為官,墨子對魏王說,吾乃山野之性,不適在朝為官,並向魏惠王推薦孫賓(當時孫賓仍用此名)是名大將之才。魏惠王問:孫賓與龐涓都是同學,兩人誰好?墨子說:孫賓乃孫武子之孫,縣隱居鬼谷,獨得他祖父的秘傳,我還不及他萬分之一,龐涓算什麼。墨子走後,魏惠王立即召來龐涓問清原尤。

龐涓忌孫賓之才恐兵權旁落,但礙於惠王之令,修書信一封,魏國大臣禮節周全、禮物豐厚,代表魏王邀孫賓赴魏,迎取孫賓下山,但龐涓心裡已盤算將來計害孫賓。鬼谷子見信無一語問候師,嘆此刻薄寡恩之徒,不值計較,但龐涓生性驕妒,孫賓若去,豈能兩立?惟魏惠王使命鄭重,孫賓又行色匆匆,不便阻止,於是也叫孫賓取山花一枝,卜其休咎,當時為九月,孫賓見老師几案上的花瓶內有黃菊一枝,於是順手拔起呈師,即時復歸瓶內。

鬼谷子斷曰:「此花見被殘折,不為完好,但性耐歲寒,經霜不壞,雖有殘害,不為大凶。且喜供養瓶中,受人愛重,瓶乃範金而成,鐘鼎之屬,終當威行霜雪,名勒鼎鐘矣!但此花再經提拔,恐一時不能得意,仍舊歸瓶,你的功名,終在故土,我為你增改其名,可圖進取」。遂將孫賓之賓字改為臏字,鬼谷子改孫賓為孫臏,明知他有刖足之事,但天機卻不可洩漏。孫臏於是秉承師命,隨魏國使臣下山。孫臏臨行前,鬼谷子授予一枚錦囊,交待在最危急時才可打開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