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靈簽 第27簽 中籤 李鄴侯白衣宰相
詩曰一一謀一用一番機
慮後疑前不敢為
時至自然逢貴助
銀牆鐵壁好安居
詩曰二
一謀一用一番書
慮后思前不敢為
時到貴人相助力
如山牆立可安居
詩意
此卦屋好牆壁之象。凡事穩當無險也。
解曰
改舊成新。寒花遇春。從前阻滯。今得稱心。
聖意
家宅 安。
自身 吉。
求財 有。
交易 難。
婚姻 阻。
六甲 女。
行人 遲。
田蠶 熟。
六畜 利。
尋人 遲。
公訟 宜和。
移徙 吉。
失物 無蹤。
疾病 延安。
山墳 守舊大吉。
故事
1.劉基諫主
明朝。青田人。字伯溫。通經史。工詩文。
精天文兵法。佐朱元璋統一天下。
時朱揀領兵往安豐。解除該城之圍困。
劉基急來勸阻。判斷此去必敗。
如劉基所料。元璋被困。
將軍徐達及常遇春相救。才得脫險。
2.李鄴侯白衣宰相
唐朝李泌,曾輔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一個和尚在他母親年幼時,說:「這女孩以後得嫁給姓李的,能生三個兒子,那個最小的孩子由金印紫綬起家,作帝王的老師。」
後來,李泌在遊衡山、嵩山時,“遇神仙桓真人、羨門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車幢節,流雲神光,照灼山谷,將曙乃去,仍授以長生、羽化、服餌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國祚中衰,朝廷多難,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靈,然後可登真脫屣耳。’”(《鄴侯外傳》)這段記載明顯帶有神話色彩,但也說明了李泌早年有過進山修道的經歷。從此以後,李泌就長期絕粒食氣,修黃老穀神之要。
李泌的父母于天寶十二年(753)前後去世,此後一段時間,李泌的主要興趣就在於學道,《鄴侯外傳》說:“泌自丁家艱,無複名宦之冀,服氣修道,周遊名山,詣南嶽張先生受篆,德宗追諡張為玄和先生。”根據這一記載,李泌雖然很早就在學道,但正式成為道士的事,還是發生在他生活於衡山期間,因此我們說,李泌是一位衡山道士。
西元756年,安祿山指揮叛軍攻陷長安,玄宗倉皇西奔,結果在途中遭遇了著名的“馬嵬之變”,玄宗在極度恐慌和失落之中一時動了傳位之心,又聽說當時父老攔住太子,捨不得他走,便從衛隊中分出了2000人保護他。不久,太子李亨到了靈武,在一些大臣的擁立下即位,當時已經到了成都的玄宗皇帝對此並不知情。肅宗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下,想起了李泌,便將他召至靈武,委以重任,言聽計從。李泌自幼便有神童之名,成年以後更是非常博學,而且對《周易》等玄學極有心得,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慧,召來講解《老子》,還任命為翰林待詔,與忠王交遊,太子李亨也常稱其為先生。因此,李泌對於官場並不陌生,雖然受命於危難之際,但從平民而直接擔任宰相恐怕難以服眾,所以力辭不就,便對肅宗說:“陛下以賓朋之禮待我,比宰相要尊貴得多,何必讓我為難呢”?於是李泌剛一出山,就成了中國歷史上布衣宰相。
李泌的軍事謀略和為相的業績,記載在《鄴侯傳》中。《資治通鑑》中也有不少關於李泌的記載,他著有文集二十卷傳世。
儘管李泌因遭權佞忌嫉,四次罷官下野,但新帝即位,立即便徵召李泌。連為四帝寵倖,史所罕見,其因一則李泌忠心可鑒,所言所行無不為皇帝江山;二則李泌智比張良,洞徹人性,寵辱不驚,功高不傲,功成即去。三則李泌進諫建言極具策略,總是設身處地,循熏善誘,感悟帝心。
李泌是歷史上一位類似諸葛亮、劉伯溫的傳奇人物,但論智論功,似乎又在此二位之上。諸葛亮累死于蜀漢,劉伯溫被迫服毒身亡,相比之下,李泌就比他們都高明多了。
李泌的故事很長,重點其實有兩個,第一個是李泌和太子自小就有交情,即帝位之際想起找幼時好友李泌幫忙,啟示就是該找老朋友幫忙(或許是許久未見的朋友);第二個是故事主人翁李泌一直以道士、布衣形象自我包裝,實際上李泌不但儒學博厚,也是衡山道士(李泌不葷不娶,代宗曾強迫他娶妻食肉),李泌自幼家中便有類似今日圖書館般的藏書(外人只准館內閱讀,不得攜出),啟示便是不可恃寵而驕,反而應該避免鋒芒錯露,自召其禍,免得在發揮理想之餘,無法全身而退(四次平安罷官下野,已經是典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