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靈簽 第59簽 中/下籤 李德裕貶崖州

觀音靈簽 第59簽 中/下籤 李德裕貶崖州

詩曰一

直上高樓去避身
四邊繞處是荊榛
誰知造物安排定
得意番成失意人


詩曰二

直上重樓去藏身
四圍荊棘繞為林
天高君命長和短
得一番成失二人


繞本作遶。意同。

詩意

此卦守舊隨時之象。凡事待時則吉。

解曰

如醉飲酒。只宜守舊。直待時來。無災無咎。

聖意

家宅 祈福。
自身 安(運滯。唯仁可解)。
求財 平常(切忌)。
交易 成(且慢)。
婚姻 不合。
六甲 作福。
行人 至。
田蠶 半吉。
六畜 大利(失利)。
尋人 阻。
公訟 虧。
移徙 吉(不吉)。
失物 凶。
疾病 祈福。
山墳 吉。

故事

1.張良隱山
漢。張良。字子房。韓人。其先五世相韓。
秦滅韓。良散家財遁跡。欲為韓報仇。乃使力士懷鐵錐。
擊始皇於博浪沙上。誤中副車。始皇大索天下。十月不獲。
後左(佐)漢定天下。功成謝絕人事。托名與赤松子遊。

2.李德裕貶崖州

此為『牛李黨爭』當中的故事,崖州為現今海南省瓊山縣

  唐朝末期,朝廷中的官員分成兩大集團一邊是以世家大族出身為主的李黨,由李德裕為首; 另一邊是以科舉出身為主的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代表。兩個集團的成員互相爭權奪利,不擇手段地打擊對方,一直持續了四十多年,使得本來就不如從前的唐朝政治,更加衰敗。尤其兩黨的人都和宦官勾結,更使得朝政混亂不已。
  這一個集團第一次結怨是在憲宗元和三年(八○八)。當時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當宰相,牛僧孺、李宗閔因為批評他的施政,得罪了李黨,因此被貶斥。到了穆宗長慶年間,牛僧孺當了宰相.就排擠李黨,將李德裕派到浙西。去當地方官。文宗大和年間是牛黨的全盛時期。牛僧孺、李宗閔一起當宰相,仍然不放過李黨,不斷地加以打擊,有時甚至拿國家大事來當兒戲,非常荒唐。
  到了武宗會昌年間(八四一-八四六),由於李黨勾結得勢的宦官,重新掌握了權力,李德裕當了宰相,便將牛僧孺、李宗閔眨逐到南方去。會昌六年(八四六),武宗病死,另一批宦官擁立宣宗,掌握了朝政。牛黨因為與這批宦官有勾結,重新獲得重用。李德裕便被貶到海南島,鬱鬱而死。不過,牛僧孺、李宗閔也都在這時死去,沒有機會重新執正,改由牛黨中的白敏中、令狐綯當宰相。
  這時候,牛李黨爭已經漸漸接近尾聲;但唐朝的政治鬥爭並沒有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宦官與大臣之間的爭權奪利,一直持續到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