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靈簽 第6簽 中籤 藺相如完璧歸趙

觀音靈簽 第6簽 中籤 藺相如完璧歸趙

詩曰一

投身巖下飼於菟
須是還他大丈夫
捨己也應難再得
通行天下此人無


詩曰二

投身岩下鵰鳥居
須是還他大丈夫
及早營謀誰可得
通行天地此人無


於菟二字,在中國古代方言中意指老虎。
鵰字,本作銅字。
大字,本作女字。
及早二字,本作拾早。

詩意

此卦投岩銅鳥之象。凡事宜順吉之兆。

解曰

食用無魚。身清喜貧。待時利樂。權與概人。
(魚字,本作當字。)

聖意

家宅 不利。
自身 中吉。
求財 中吉。
交易 難。
婚姻 平平。
六甲 安。
行人 近。
田蠶 早種。
六畜 損。
尋人 見。
公訟 有理。
移徙 吉。
失物 見。
疾病 設送。
山墳 安。

故事

1.仁貴遇主

唐朝。薛仁貴三次投軍。只任伙頭。
唐太宗(李世民)被蓋蘇追殺。危急之中。得仁貴救。
即被唐太宗封為元帥。帶兵東征。累立戰功。

2.藺相如完璧歸趙
 

藺相如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流傳的最廣也最久遠的是“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廉頗負荊請罪”等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也充份說明了藺相如是一位真正為國為民、大智大勇的政治家。

秦昭王聽說趙惠文王有一塊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就想要得到這塊寶玉,於是派遣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趙王收到信後,命藺相如為使臣,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到了秦國後,藺相如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仔細端詳良久,發現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可是過了很久,秦王都絕口不提以城換璧之事,於是藺相如假意要指出和氏璧上的瑕疵給秦王看,把和氏璧拿了回來,並且義正詞嚴地說:“大王答應以十五座城交換和氏璧,可是我一直看不到大王的誠意。如果大王要寶玉卻不肯實現諾言,我就以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玉撞碎了,就含糊其詞的表示自己會實現諾言,並請藺相如先回賓館休息。回到賓館後,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會真的以城換璧,就秘密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了。

當秦王知道和氏璧已送回趙國時,非常震怒。可是在藺相如大無畏態度的面前,也就無可奈何地將他奉為上賓,然後讓他回趙國去了。後來,秦國一直沒有把十五座城池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再把和氏璧送給秦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