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靈簽 第9簽 上籤 趙韓王半部論語定天下

觀音靈簽 第9簽 上籤 趙韓王半部論語定天下

詩曰一

勞君問我心中事
此意偏宜說向公
一片靈臺明似鏡
恰如明月正當空


詩曰二

煩君勿作私心事
此意偏宜說問公
一片明心光皎潔
宛如皎月正天中


說字,在此同悅字之意。

詩意

此卦皎月當空之象。凡事光明通氣也。

解曰

心中正直。理順法寬。聖無私語。終有分明。

聖意

家宅 吉。
自身 順。
求財 中平。
交易 旺。
婚姻 成。
六甲 男。
行人 動。
田蠶 利。
六畜 損。
尋人 至。
公訟 有理。
移徙 吉。
失物 祈福。
疾病 安。
山墳 吉。

故事

1.孔明點將
即諸葛亮。三國時。劉備三顧草廬。出任軍師。
曹操大將夏侯惇領兵來攻。孔明升帳。調兵點將。
于博望坡敗曹軍。

2.三顧草廬
漢。諸葛亮。字孔明。瑯琊人。漢末避居南陽。
志學清修。養生之道。研究奇明(門)遁法。天文術數。
卦算韜略。無所不精。初不求聞達於諸侯。
後徐庶薦於劉先生。先主凡三往問計。延為軍師。
先主即位。拜丞相。受以託孤。後主封為武卿侯。卒諡忠武。

3.趙韓王半部論語定天下


世人對此故事多戴貶抑意味,但籤詩故事首重啟發,以下這則來自奇摩知識+符合正面啟示意義,『深刻讀一本,好過泛讀千本』,這是神明藉這個故事對某些特定人士的指點。籤詩的道理本來就是因人而選,就像醫生開給我們的方子也不要給天下人服用的。

“半部論語”這則成語常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人言普山東人,所讀止《論譜》.....太宗嘗以此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趙普,原先是後周當節度使的趙匡胤手下的推官。西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爲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國號爲宋,史稱宋太祖。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爲宰相。

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是山東人,不學無術,所讀之書僅僅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而已,當宰相不恰當。宋太宗不以爲然地說:“趙普讀書不多,這我一向知道。但說他唯讀一部《論語》,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唯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後來趙普因爲年老體衰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篋,裏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